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盛泽新城实验小学心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日期:2025-01-17 08:41:44  浏览量:13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心理教研组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我们将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教学目标

1、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2、优化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3、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更多互动、体验式学习,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加强心理辅导服务与干预

5、完善心理辅导室的预约和反馈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帮助。

6、加强危机干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7、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氛围

8、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讲座、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9、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我关注和自我调适能力。

10、深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12、建立家校心理支持网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1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4、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15、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案例,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明确各年级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

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讨论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改进方案。

收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心理辅导服务

安排心理辅导室的值班时间,确保每天有专业心理教师值班。

建立心理辅导案例库,定期分享典型案例,提升教师的咨询技能。

开展危机干预演练,提高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

3、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制定心理健康月活动方案,包括讲座、海报设计比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心理健康小贴士。

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社团,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4、家校合作

制定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建立家校心理支持网络,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5、教师专业成长

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和研讨会。

开展组内教研活动,每月至少一次,分享教学经验和案例。

鼓励教师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和案例,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评估与反馈

(一)定期评估

每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

每季度对心理辅导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咨询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二)反馈与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心理辅导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根据师生和家长的需求,不断优化家校合作的形式和内容。

四、结语

本学期,心理教研组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扎实做好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获奖情况:

严瑛樱开设吴江区家长课堂《对话拖延,为成长加速》获好评。

严瑛樱吴江区“林老师”素养大赛一等奖。

车佳莉吴江区“林老师”素养大赛二等奖。

陈颖开设吴江区心理公开课《我和我的老师》获好评。

施虹吴江区优质课一等奖。

施虹、严瑛樱、宋姝婷校园心理剧吴江区特等奖。

施虹论文获教海探航二等奖。

施虹论文获行知杯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