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新城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组“一人一课”展示暨集体备课活动
日期:2024-11-20 14:11:33  浏览量:1

金秋十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新城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组杨彬丽老师、张晓娟老师和王晨老师进行了一人一课的活动,年级组其他老师参与了听课和评课活动。

10月15日上午第二节,杨彬丽老师在三(2)班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课属于图形与几何范围,周长是图形测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周长知识充分体现了度量的本质,是对长度学习的的延续,是将来学习面积和体积度量有关知识的基础,前一课学生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周长,所以这一节课杨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推导上,注重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中,杨老师从“引、测、理、练”四个环节,在建模、归纳中通过“三个追问”,为什么X2,什么时候X2,谁在X2,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真正的发生。

10月18日上午第一节课,张晓娟老师执教《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方法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类似,要将被除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等来思考,但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呢?在导入环节,张老师通过创设一个分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60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班级,每个班级可以分到多少个气球?”这个问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分计数器等操作活动,直观地感受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师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包括口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等。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月6日下午第一节课,王晨老师在三(7)班执教《平移和旋转》。王老师紧扣运动中的“变与不变”来设计教学活动,注重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石去感悟数学。通过模拟运动、寻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制作风车、知识大挑战等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经历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在操作中运用、在欣赏中体验、在创新中延伸。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课堂学习“动”起来。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一堂好课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凝结着辛勤和汗水的磨课,通过评课活动,年级组老师纷纷交流自己的看法,各自指出了课堂中精彩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次的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