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劳动教研组工作总结
日期:2024-06-24 10:35:00  浏览量:3

盛泽新城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劳动教研组工作总结

为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全面践行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我校继续深耕劳动教育,将劳动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磨砺意志、培养品质,秉承着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奠基幸福人生。我校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和阶段性教育要求,制定学校劳动教育计划,细化目标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劳动教育工作。

一、扎实落实课堂常规劳动教育课

陶行知先生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学校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依托劳动教育课堂,开展情感教育和劳动技能培养和训练。
如何将劳动课在课堂落地?为了解决一线劳动教师无场地、无教材、无专业师资的问题,学校重新组建一支有着专业素养的劳动教师,教师们包含不同学科,可充分发挥自主优势。我校精选一套劳动教材,通过开学初的教学研讨,结合课堂实际需要,确认整个学期的劳动主题和思路。我们将劳动与各学科、节日等进行主题式的项目融合,挖掘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创新家长进课堂,拓宽育人空间,让劳动教育在课堂生根、发芽。
传统布艺开设了扎染、综合实践、植物拓染等课程。这些课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课堂上孩子们全神贯注参与到布艺相关活动中来,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认真钻研、克服困难、敢于创新,体会劳动的快乐,感受传统工艺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工匠精神,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

深入探讨与传统节气有关的“劳动”教育的意义,将其分解为农谚、民俗、气候、食育等各方面相关课程。学校努力将“节气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成一系列有趣的校本课程,二十四节气劳动课程是应节而生、因气而动、顺势而教、随时而评的生命历程,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为全面育人提供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融入多元学科是核心素养下新课标教学下的风向标,借助学科教学活动融入劳动,促使劳动教育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优质、有效,让不同学科为劳动教育赋能。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融入劳动教育,科学、美术课上,教师立足课堂、依托文本素材,树立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品质。如在母亲节为妈妈做一道美味佳肴、植树节制作植物书签等,学校一直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实践锻炼中,让孩子学以致用,感受劳动的乐趣。

二、劳动实践百花齐放
我校建立了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发学生的劳动体验项目,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每次的实践活动中,班主任组织学生整理工具箱、清除杂草和垃圾、松土施肥,为桑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学校定期评出“自理小达人”,并给予平台,发挥“榜样”作用。有的给同学们示范浇水、除草等耕作过程,也有的给同学们介绍果蔬的生长过程。在活动中,学生记录观察笔记、绘制植物美图、创作田园小诗等,将播种的期待、耕种的辛劳和丰收的快乐融入探究学习之中,体验劳动创造的魅力。

三、家校联动,提高学生家庭生活素养能力

学校结合家庭教育,利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帮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劳动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是素质教育体系的价值基础,也是健全人性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每一次劳动教育活动,每一天内化积淀,每一项参与体验,都指引着学生在劳动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从而为人生打上亮丽的底色。以研促教助成长,学无止境道且长。劳动教研组以劳动实践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高效性为导向,注重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方法的改变、研究的深度。一学期结束,在不同层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教研组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研中会继续点亮教学智慧,提升师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