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学科建议,明确其意义和作用,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对教材的研读工作,通过学习和研读,使教师对新的教材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加强对兼职教师指导与培养,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素质。
二、主要工作
(一)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1、学期初确定小学科学教研组人员,建立教研活动制度。
2、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新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做到带着问题进行教研活动的思想。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科学学科教学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撰写相关课题。
(二)加强对本教研组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
1、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中心组主题研训活动为契机,多形式开展为科学教师作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辅导活动和行为跟进式的磨课活动及“同课异构”的校本研训。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学习式”等多种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不定期举办小课题研究沙龙,营造良好研究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探索《小学科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内容及策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课题研究应重视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应重视质的研究;应以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2、以教研组长牵头,教研组成员全程参与,全面展开课题的研究与学习,注重资料的积累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策略的不断改进,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价值。
三、日程安排
二月份:
1、确定人员,成立小学科学教研组。
2、制订教研组计划,并学习《科学学科课程标准要求》
3、建立小学科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制度。
4、开展第一次教研组活动,确定教研组活动计划。
5、观看优秀课教学录像;讨论交流教学实施方法,集体备课;
三月份:
1、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师培训、指导。
2、组织开展金钥匙比赛。
3、开展第二次教研组教研组活动。
4、组织全组人员进行课堂教学的评课议课活动。
5、交流并健全“传、帮、带”的方法,提升它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月份:
1、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听课活动。
2、教研组核心成员针对各自负责的课题进行资料整理。
3、教研组核心成员对研究方法、进度进行评议。
4、开展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五月份:
1、继续做好日常教研工作,整理好各类资料。
2、积极准备市航模比赛。
3、开展第三次教研组教研组活动。
六月份:
1、做好科学的的期终考核工作,交流并讨论复习计划,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收集有关资料,作好阶段性总结。
3、学科教学效果的分析、反思及总结。
4、总结本学期教研工作。